攝影讀物 3:如何用攝影呈現張愛玲 韻味?
朋友問:「一張圖片勝於千言萬語」,以文字來表達攝影,是否很困難?
是的,攝影師都不愛說話,拍到的話就不用多說,拍不到說得再多也是無謂。攝影和文字是截然不同的載體,一開始就知道這注定是一場不可能的任務(苦笑),但有時候看到別人在不同媒介之間穿梭,將內容隨載體轉化,賦予新的意義,又覺得很有啟發性。
例如上一期《 #明周 》(9月11日出版)Book B以「張愛玲百年冥誕」為主題,就作了一次漂亮的示範。起初筆者從網上看到,《明周》攝影主任 #譚志榮 拍攝的張愛玲配圖,他請來穿旗袍的女性,搭配上城市街道的景觀和海邊日落的景緻、張氏招牌站姿、舉手投足散發的古典美,嘗試拍出張愛玲的神韻,覺得很有味道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張愛玲逝世25年,如何拍攝出一個沒見過的人物的感覺?
「其實沒有那麼浪漫。」譚志榮表示,他負責拍攝書中旗袍和飲食兩個部分,最初不知道是整本書是一個張愛玲特輯,因為平時較多拍攝港聞與專題報導,很少拍這類照片,因此希望照片出來不會給人過於「 #硬新聞 」的感覺,他決定用 #多重曝光 和 #慢快門 等手法,帶又將相機的反差和色彩調低,營造朦矓輕盈的感覺。
最初他沒有把握,幸好被攝者不是專業模特兒而是同事,讓可以他盡情嘗試,「比起照片成果,攝影師和被攝者雙方願意去嘗試更令我感到滿足。」
雖然只讀過張愛玲一本小說《 #秧歌 》,但他從張的舊照片看到她是一個自信的人。他從上網觀看旗袍的照片尋求靈感,明白到自己「不是要拍攝cosplay扮古人穿旗袍的照片,而是展示出旗袍線條和細節的美態。」
他拍攝的多重曝光照片都是直接在相機內合成,有時候是慢快門下動作的殘影疊上正常的影像,有時是out of focus模糊照片疊上清晰的照片,有時是兩張都是清晰的照片,「有時候照片在機背螢幕和電腦放大觀看,陰影比較實在,也會有不同效果。」照片在虛和實之間,勾勒出張愛玲的模樣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不同媒介的藝術家都在「轉化」
除了配圖,這期雜誌也從文字、電影、藝術、時裝、飲食來探討張愛玲本人及其文學作品。時裝方面,從上海式的愛司頭髮型、旗袍歷年變遷、繡花鞋的花紋、說到包金黑藤鐲子首飾,最特別是代表張愛玲本人、身邊人物和小說多個角色的香水,讓人大開眼界。
著名作家王安憶在專訪中,談她為 #許鞍華 執導《 #第一爐香 》編劇,把張的文字轉換成影像的挑戰。也有文化評論人洛楓和麥欣恩,細談幾位改篇過張愛玲作品的導演,各人在轉化過中的優點和缺點。
讀完之後,覺得其他不同媒介的藝術家一直在做轉化這件事,這專頁寫的東西實在是小巫見大巫,雖然終究未必會成功,但仍需繼續努力,共勉之。
攝影:譚志榮/明周
撰文:#難分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或者你有興趣觀看:
【NHK攝影紀錄片:尋找 長崎原爆 倖存男孩】
【法國PX3攝影賽 反修例照片獲1金5銀1銅】
【7.14 #沙田新城市 示威廣傳的照片】
【攝記Ring-畢生難忘的 太子站831 襲擊事件】
【 「紅媒」攝記鏡頭下的 721元朗襲擊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