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訪攝影師岑允逸 攝影的「萬曆十五年」

全文:http://bit.ly/3TWMGvg

美籍華裔歷史學者黃仁宇著作《 #萬曆十五年 》(1587,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),從歷史上看似四海昇平、太平盛世的一年,各方面分析明朝如何逐步走向盡頭的開端。

今年是香港回歸25周年,是「50年不變」的一半路程,也是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「中國夢」的10周年。香港攝影師 #岑允逸 (Dustin)認為,自己的作品有點像這本書。

「我們這一輩人,背負著 #六四 和 #九七 的命運。」他表示:「『中國』對我來說,相比起一個地方,更像是一個概念。這概念由我成長到現在,一直投映(overshadow)在香港人身上,無論是好是壞,沒可能只靠二手知識去認識她,所以我要去拍照。」

岑允逸想以香港人的本位拍攝中國,透過中國的狀況,回看香港發生的變化。「要是把中國看待成一個舞台,台上永遠有表演,一生也有拍不完的素材。」他盡量不拍攝獵奇和極端的景象,嘗試在熱鬧和荒誕中捕捉日常的畫面,「我不想把它當成畸形秀(freak show)來看待。」

他帶著冷靜和抽離的目光,創作出《 #係唔係樂園 》、《 #廣東商場奧德賽 》、《 #奧運健兒寫真 》和《 #SpeedDemon 》幾個社會紀實作品系列。後來他才明白自己是拍攝「 #中國性 」的不同面向,「 #RobertFrank 攝影集《美國人》拍攝的也不是這些人本身,而是人們的精神面貌。」

十多年前,是他最常拍攝中國議題的日子,那時中國經濟以魔幻驚人的速度高速發展,社會上有「香港發展已來到瓶頸,大家要回去中國看看」的聲音,令他疑惑這種「中國模式」,香港是否真的有能力跟隨和承受?

接下來幾年,「 #自由行 」相關行業開始主導香港經濟,街上金舖和藥房成行成市,出現「雙非」和「搶奶粉」等爭議,後來有針對內地水貨客的「光復行動」,為日後中港矛盾埋下伏筆。

「對我來說,拍攝中國題材是一個探索(quest)。每個系列只是一塊拼圖,要做得更多,才能拼湊出一個更宏大的理念。」拍了幾輯關於中國的作品後,到頭來卻發現發掘到的問題遠比答案多。

「相比起提供一個答案,問一個好的問題更有意思。」剛踏入50歲的岑允逸感歎:「現在已經沒有發問的需要,或者不是一個鼓勵人發問的時空。在可見將來,我不會再回中國拍攝了。」

全文:http://bit.ly/3TWMGvg

攝影:岑允逸(ig:@fotopiggie)

撰文:#難分

策劃:#林振東

#紀實攝影 #中港關係 #中國 #香港攝影師

難分

過去幾我都在寫攝影,有時我不清楚自己是攝影人抑或寫作人。後來我想不要緊吧,有時拍照,有時寫作,有時寫攝影或其他,這樣也不錯。

Previous
Previous

C朗、美斯「世紀同框」照是合成圖片?

Next
Next

來一趟巴士旅程!陳韻芝《舅父》攝影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