紀實的力量:紀錄片《緬甸起義 》觀後感
昨夜受邀看了《 緬甸起義:看不到的真相》(Burma VJ: Reporting from a Closed Country)講述2007年緬甸番紅花革命,一群「 #緬甸民主之聲 」記者冒住生命危險採訪,拍下示威活動的影片,發布到全世界的故事。
為了躲避秘密警察的耳目,記者大都使用輕便的小型攝錄機,手持拍攝,畫面搖晃、模糊、歪歪斜斜,更有許多時候,鏡頭只空鏡拍著記者收在袋裡的模樣。
他們將片段交到可靠的人手中,偷運出國,或者透過衛星訊號傳到挪威奧斯陸總部,片段獲得CNN、BCC等國際媒體採用,成為當時外間看到這個封閉國度的唯一畫面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2007年8月,緬甸軍政府取消燃油補貼,令汽油價格倍升,公車車資漲價一倍,嚴重影響人民生活。不滿的民眾上街示威,要求改善民生、展開對話、釋放昂山素姬和其他政治犯。
示威最初由學生和反對派領導,9月18日,數千名佛教僧侶加入遊行,聲勢浩大。僧人在緬甸內具有重要影響力,他們所屬的上座部代表顏色是「藏紅色」(Saffron,是一種黃色),因此被媒體稱為「#番紅花革命」。他們身穿僧袍,部分高舉手上倒轉過來的僧缽,「覆缽」代表不接受軍政府和其家屬布施的意思,是對其非常嚴厲的處罰。
紀錄片由1988年8月8日發生的緬甸「#8888民主運動」說起,事件最終以軍方無區別開槍鎮壓收場,3000人被殺,不少是學生、僧侶和兒童,昂山素姬期後遭到多次長期軟禁。血腥鎮壓不禁讓人聯想起1989年北京發生六四事件。緬甸民主運動其後沉靜多年,直至2007年再次蓆捲全國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「你們現在正參與一場非法集結。」2007年,緬甸軍人警告坐在街頭的和平示威者,不散場將使用武力清場,不久後街上催淚彈橫飛,不少僧人被捕,法新社日本記者 #長井健司 在採訪期間,被士兵從背後近距離開槍射殺身亡。軍政府聲稱,示威是由外國挑撥和策劃,又指媒體拍攝到畫面是「#假新聞」,宣布宵禁並大肆拘捕異見者,官員的嘴臉和反應,驚人地似曾相識。
美國時任總統 #喬治布殊 宣布將經濟制裁緬甸,財政部下令凍結軍政府領袖在美資產。日本要求對長井健司身亡提供合理解釋,聯合國安理會呼籲抵制軍政府。台灣時任總統 #陳水扁 稱,軍政府暴力行為反民主、反人權、反人性,表達最強烈譴責與遺憾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 #姜瑜 則說:「中國一貫奉行不干涉他國內政的政策;作為緬甸的鄰國,我們希望看到緬甸局勢穩定,經濟發展。」
「番紅花革命」最終失敗,數名參與紀錄的記者被捕,但啟發了多年後的民主運動,還有新一批的年輕記者。
2021年,緬甸發生的新一輪示威,由於對事件認識不深,故一直沒有置喙。電影中心正舉行「#看見緬甸」專題,將於5月1日起放映包括《緬甸拉登》、《德昂》、《金玉其外》、《玄來僧的走不了》等共5套紀錄片和劇情片,今晚觀看的《緬甸起義》也是其中一套,影片獲得2009年 #奧斯卡 最佳紀錄片提名。有興趣了解緬甸民主運動前世今生的讀者,不妨留意。
在此感謝 Broadway Cinematheque 百老匯電影中心 邀請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後記:紀實的初衷
這幾天都在想有關紀錄片,或者說紀實(documentary)這件事情。幾天之前,製作港台節目《#鏗鏘集》「7.21誰主真相」編導蔡玉鈴,因查冊被判罪成,整個傳媒行業不禁同哀。接連看了幾篇她的訪問文章,特別記得她說理性只是工具,自己有一顆感性的心。
她在《明報》專訪中,提及自己唸中五時,有一次在電視上看到社工王惠芬協助非華裔基層的一集《鏗鏘集》而在家中大哭,從此有想拍攝紀錄片的念頭,中六時觀看紀錄片《#樂滿夏灣拿》,更令她歎為觀止:「我很訝異這樣記錄人的真實生活,是如此重要而有意義。」
後來她在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畢業,加入過主流電視台,轉輾順利加入港台《鏗鏘集》團隊。蔡玉鈴的經歷和多年來參與拍攝的新聞影片,固然值得尊敬,也讓我憶及自己從事媒體工作的初心,故事十分老套……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大學時期,唸社會學和傳播系兩科,讀了太多左派思想的東西,對社會不公和弱勢社群尤其關注。從前我是個不折不扣的文青,除了看書和寫字,幾乎甚麼都不懂。有一次部落格的文章贏了一個青年協會比賽獎項,頒獎禮上前新聞主播 魏綺珊 Jo Ngai 對我說:「加油,很喜歡你的文字。」令人受寵若驚。
有一次在10多個小時的回港航機上,一口氣追看了幾集《鏗鏘集》,感動得淚滿盈框,心裡對自己說將來有一天也要做到類似的事情。後來誤打誤撞加入了攝影媒體,再後來才是更專注新聞攝影的圖片編輯。雖然最終沒有做到像《鏗鏘集》那麼厲害的事情,但走了一些迂迴的路,現在開這個專頁寫點文章,最終還是回歸到紀錄社會實況的內容上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昨天看電影時讓我想起,2014年 #雨傘運動 前後幾年,自己曾為網媒擔任攝影記者。說實在,那時候我們都是一班烏合之眾,拍出來的照片,技術可能不怎麼樣,但相信或者能為歷史留下一些獨特的畫面。
《緬甸起義》最令人動容的其中一幕,是大批和僧侶示威者,遊行到到昂山素姬居住的地方。被軟禁多年,久未露面的昂山站在門前與他們揮手。有記者拍下了這一幕,就像該片其他片段,這幅照片十分模糊,但足夠令緬甸人民帶來希望。
那一刻也讓我意識到,紀實的力量,如此強大。2008年推出的影片,13年之後觀看,畫面低清但不減其力量。紀錄片、電影節目和照片,或許只是形式上的不同,對追求和傳承真相的核心是一樣的,這也是本專頁一直關注紀實攝影的原因。
攝影:美聯社
撰文:#難分
這篇文章似乎與攝影沒有直接關係,送上番紅花革命的新聞照片補償,請讀者見諒。
看見緬甸詳情:https://bit.ly/3sVouMd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文字有價,支持可持續的攝影寫作!
月費訂閱 Patreon:
https://www.patreon.com/nathannotes
單次買杯咖啡支持:
www.buymeacoffee.com/nathantsui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或者你有興趣觀看:
【 「紅媒」攝記鏡頭下的 721元朗襲擊】
【攝記Ring-畢生難忘的 太子站831 襲擊事件】
【華春瑩引用照片並非「 美國黑奴照 」】
【NHK攝影紀錄片:尋找 長崎原爆 倖存男孩】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追蹤難分:
Instagram:https://bit.ly/3eGhZFX
Facebook: 難分:攝影/寫作人
Website: www.nathantsui.net/words